昨天五角大楼一份报告炸了锅:美国空军花1.7万亿美元打造的F-35“隐形王牌”,一半以上成了机库里的摆设!51.5%的任务能力率意味着每两架F-35A就有一架趴窝,连最基本的起飞都做不到。更讽刺的是,服役几十年的老F-15EX反倒以83%的出勤率撑起美国天空,逼得美军紧急加购234架三代半战机救急。这场面像极了冷战时苏联的米格-29——看似光鲜的武器,早被体制蛀空了根基。
先说说这“史上最贵花瓶”有多离谱。F-35的隐形涂层娇贵得像奢侈品,飞几次就得人工修补;发动机大修要180天,比原计划多耗两个月;全美积压1万多个待修零件,有的等一年都配不上。最打脸的是实战表现:去年阿拉斯加的F-35A空中翻滚爆炸,暴露发动机设计硬伤;五年来30起事故里,有黑屏死机的、有导弹锁不上的,甚至机炮测试时炮弹炸了自己肚皮。洛马公司吹嘘的“全能战机”,连基础安全都保不住。
天价维修才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韩国空军一架F-35撞鸟迫降,美方开口就要8300万美元维修费——够买架新机了!韩国人咬牙想自己修?没门!美国连源代码都不给,战机升空都得洛马远程授权。这哪是卖武器?分明是收“数字保护费”。算笔经济账更扎心:F-35每小时飞行烧掉4.4万美元,老F-15EX才2.9万;全生命周期成本超6亿美元,七成是维护费。烧这么多钱换51.5%的出勤率,放商业公司早破产八回了。
展开剩余61%盟友集体反水揭穿更大丑闻。德国发现F-35的“致命开关”——美军能远程锁死战机系统,乌克兰战场的“海马斯断供”就是前车之鉴;葡萄牙直接退单,加拿大审查合同,法国“阵风”趁机抢单。欧洲人看透了:买F-35等于给美国当人质。连以色列战场上的“神操作”也经不起推敲:F-35I空袭伊朗全靠电子战压制,真碰上歼-20这类空优战机,腿短、载弹少的短板全暴露。所谓“威慑力”,不过是捏软柿子的遮羞布。
三代半战机翻红暴露美军战略溃败。当马斯克怒喷“只有白痴才继续造F-35”,五角大楼却悄悄扩编F-15EX机队——能挂12枚导弹、雷达探测400公里、关键是不用看洛马脸色。中国更狠:歼-16量产速度全球第一,氮化镓雷达配霹雳-17导弹,射程碾压美制AIM-120D;200架歼-11BG升级完毕,三代半战机总数冲到600架。战机选择回归实用主义,恰是对F-35泡沫的最佳嘲讽。
这场闹剧的根源在华盛顿的旋转门。洛马游说团队常驻国会山,F-35项目养活45个州、1500家供应商,谁敢砍预算就是和选票过不去。特朗普当年骂“项目失控”,转头被军工集团摁住;马斯克想省120亿美元军费,洛马CEO立刻搬出“以色列神话”挡枪。更绝的是知识产权陷阱:美军连自己战机的维修数据都要向洛马买授权,前空军部长肯德尔直呼“这是制度性腐败”。当武器变成提款机,战备?不过是财报的注脚罢了。
回头看看,F-35从“霸权象征”沦落为“鸡肋玩具”,本质是技术神话败给体制弊病。1.7万亿美元堆出的不是空中优势,而是利益集团的保险柜。当中国歼-20带着超音速巡航碾压而过,当俄制高超音速导弹刺破防空网,美军却还在为“修飞机还是买新机”扯皮。未来空战,胜败早就不在机翼之下,而在决策链之中——毕竟再先进的武器,也救不了一个被资本绑架的帝国。
发布于:浙江省鼎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